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正文

2022年第200期简报 联动聚力护航美丽  激浊扬清医美乱象

日期:2022-11-10
来源:内江市卫生执法支队
【字体:

—内江市开展2022年“护航美丽”专项治理暨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整治行动

医疗美容,暴力与需求同行、危险与美丽同在。在颜值经济蔚然成风的当下,医美市场规模日趋扩大的背后,利益驱使下的无良商家通过制造和贩卖容貌焦虑,凭空制造需求“收割”消费者。混淆生活美容和医学美容边界,非法制售和使用假劣注射产品、医疗器械,扩大或虚假宣传疗效,模糊定价、违规收费等医美乱象持续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急群众所急、护群众所利、保群众所安,内江市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执法支队(下称市支队)按照市卫生健康委的要求,11月4-8日,市支队指派2名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参加了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税务局、市公安局等多部门组成的市级“护航美丽”专项治理联合检查专班,依职责、按进度、保质量、有成效的深入开展了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整治行动。

医疗美容机构人员资质的合法性是对崇尚美丽、尊重生命的技术保障。医疗美容必须由熟悉人体每一个精细的体剖结构、每一根血管神经位置的专业整形美容医生来操作。医美机构必须经严格行政审批程序后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医疗机构在《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上进行医疗美容诊疗科目登记方可开展医疗美容服务。根据国家、省、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及其它有关部门印发的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整治文件精神,按照《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四川省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指南》中有关医疗美容监督执法检查要求,结合2022年全市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督行政执法检查、随机监督抽查等工作中涉及医疗美容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回头看”,卫生监督执法人员通过现场检查、调阅资料、询问调查等方式,现场检查了市中区、东兴区、经开区、高新区等主城四区内的20家医疗美容机构(医疗美容门诊部2家、医疗美容诊所12家、设医疗美容科医疗机构6家),重点监督检查了医疗美容服务机构的机构资质、人员资质,依法设置医疗美容相关科目的医疗机构内备案的医疗美容服务项目等内容。

医疗美容机构依法开展执业自查是落实主体责任、促进行业自律的坚固基石。《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管理办法》是医疗机构有效堵住管理漏洞、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开展自查整改是医疗机构落实主体责任、机构自治、行业自律的有效手段。卫生监督执法人员重点核查了开展激光、射频、超声、强脉冲光(IPL)治疗等医疗美容项目情况、美容外科项目手术分级落实情况,现场排查了无菌注射器、注射用透明质酸纳、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等医疗器械或产品的购进渠道是否合法,是否落实进货查验制度,各类药品(特别是麻精药品)、器械的储存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使用无合格证明文件、过期、失效、淘汰的医疗器械,诊疗活动是否符合相应规范,是否存在违法广告和互联网信宣传等情况。在现场监督执法检查过程中,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秉持“监管不是束缚而是帮助”原则,积极宣讲卫生健康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有效指导和督促医疗美容机构开展日常自查、专项自查、全面自查,确保及时发现并消除风险隐患,保障医疗美容质量安全,推动医疗美容行业健康发展。

医疗美容行业规范化、常态化监管是健全长效机制、促进医美高质量发展的可靠方式。医疗美容市场的行稳致远离不开规范化、常态化的监管,消费者舒心的求美之途也离不开监管长效化机制。市支队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始终保持打击非法医疗美容的高压态势,对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此次监督检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开展医疗美容服务的医疗机构都能依法依规执业,未发现机构超出核准科目范围非法开展医疗美容服务行为、未发现医师超出执业范围开展医疗美容。但是,个别医疗美容机构存在主诊医师的信息公示不完善、医疗文书书写不规范、未按要求开展依法执业自查、自查整改落实不够全面、医师未在主诊医师指导下实施医疗美容项目、个别生活美容机构违法开展医疗美容服务等问题,对存在违规问题的机构,现场下达了卫生监督意见书责令限期整改;对存在违法问题的医美机构,予以依法立案查处。择期“回头看”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内江市多部门联动,打出监管组合拳,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持续全面整治医疗美容行业乱象,不仅有助于全方位肃清行业“毒瘤”、纠正行业风气、营造更为真实可信的消费环境,而且有利于医美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随着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整治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消费者意识到,在追求医美效果的同时,“安全”才该摆在第一位。消费者理性的选择和维权意识逐渐增强,这也将在无形中推动医疗美容行业更加有序规范,促进构建机构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综合监管模式,有力维护医疗美容服务市场正常秩序。